返回第76章 70.残章(1 / 2)出东吴记首页

谢元见王道潜有些晃神,得意地一哂,躬身请客人穿过第二道门,进入了西厢房。第二进院内,堆着摞竹简和一摞木椟,还没有用草绳或皮绳编纂成策,但零星可见到几个向谢元躬身行礼的青壮男性。据谢元介绍,这些男性都是县中的“客佣”,多是已经忙完了农活,此时再受雇于他来此编书。因为这活计要求人耐心细致,故一日赀费颇高,有二十钱。

入了西厢房,二人正坐于席,彼此都显得有些拘谨。

如此近距离地感受王道潜的气质,谢元其实是有些难以置信的。他听说了这短发男子曾长年客居于海外的什么“勃泥国”,原以为是一个粗鄙蛮横的海客,没想到举止投足之间却是温和有礼,而且面貌清爽整齐,目光毅然炯炯。

更让他吃惊的是,此人居然在众多书简中挑出了王仲任的残篇这可是堪比于博儒雅士的眼光啊!谢元心中暗忖:“不知这王道潜究竟是何人士。他的名讳如此古怪,又说曾客居海外,莫非数十百年前,祖上原也是吴会人士?”

他一番胡乱猜测,表面上不免也感慨道:“吴地并非中原的颍川、汝南这样的文华荟萃之地,即使像顾尊道这样的厚道长者,陆季才这样的青年俊杰,也是颇为难得的。想不到王公一眼就看中了王仲任的篇章,这眼力着实令人钦佩。”

说到最末,他有意将“王仲任”三字强调了一下,想看看王道潜的反应。

王道潜见这谢元虽身为书贩,谈吐中所隐含的自我认同却不似引车卖浆者流,还以“顾尊道顾向”这样的郡中名望、豪杰设例,并明确地用“王仲任”来试探自己,心中一喜:这商贾肚里有点东西,还提示了我之前心中模模糊糊的直觉。

于是王道潜转以好奇的神态问道:“在谢君这里看到王充的雄篇巨论,确实感到十分惊奇。谢君这里莫非有他的论衡一书?”

谢元心中大为吃惊,嘴巴微张稍许,倏然间竟合不拢了。他先是惊于王道潜毫无疑虑地说出“王充”与“论衡”,接着便更吃惊于王道潜的反应迅速。

“难道这古怪的王道潜,其祖数十百年前,真的是吴会本地的名族大姓?否则如何竟能知晓只有……”

王道潜仍盯着自己,谢元猛地醒悟,连忙道:“这却不是。据说这王仲任是百年前的人物了,可虽是商贾出身,却留了百卷奇篇下来。我这里只有六十三篇。不过此前我到上虞县时,有些乡里的闾右之家还保留着他的事迹和残卷。”

他稍作停顿,既称赞又感慨:“王仲任的这百卷奇书,即是吴会之地也罕有人如此重视的。此前见其书而怪之的,却是一位北方来的极博学的蔡公。此前我去海盐县贩书时,蔡公为此书啧啧称奇许久,后竟找到顾尊道老先生,请他资助,托我南下到处求访王仲任的著作。”

“原来如此……”

王道潜之前在整理文献时,就发现会稽郡在东汉也是一块十分引人注意的文化宝地,这个地方在公元2世纪就出过王充这样的思想家了而在后汉,真正具有独创精神的思想家本就屈指可数还有虞翻这样的易经注释者,于吉这样的道家鼻祖,以及那些秘于历史之痕而终未彰显的数学家。

其实以前还在二十一世纪的那个时空时,王道潜也曾兴之所至,随意读过一些论衡的残章断句,当时便很惊讶王充的见识。穿越之后,他在东山基地与大圆砦整理文献时又进一步得知,活动于两汉之交的王充,其书原来直到数十年之后,才由蔡邕和王朗发扬、流传出来。而蔡邕和王朗皆为北方人,且皆为世所知名的经学家,皆系因缘际会来到会稽郡的,且蔡、王二人在会稽的活动时期,相隔也要十几二十年。也就是说,王充所著之宏著论衡之真正问世,其实是有一些偶然性的,它本来很可能就在时间延宕中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而今日王道潜不仅发现了王充论衡的残章断篇,更是第二次听见“蔡公”这两个字。虽然心中十有八九已然笃定,这个“蔡公”就是此时正躲避仇家追杀、“流寓江海”的蔡邕,但他好奇心大盛之下,还是禁不住一问,以求确证:“这位蔡公,莫非是陈留圉县的蔡邕蔡伯喈?”

果然谢元崭露出极震惊的神情:“正……正是。王……王公怎么知道的?”

王道潜微微一哂,露出高深莫测的神情,却也不继续回答。

谢元面色涨得通红,心中则更笃定刚才的猜测,即王道潜祖上必系吴会之地的某位名士,否则不可能对这些鸿儒高士还有他们的奇文如此熟稔,竟达到了张口就来的程度。